扫码关注公众号
当前位置:新闻中心
利用类器官评估新冠Omicron及其他变异株高传染性的机制
发布时间:2023-04-24 16:06:31

香港大学联合复旦大学,利用人呼吸道类器官模型,评估了新冠Omicron BA.5及其他变异株,在人体呼吸道细胞的感染和复制能力的改变。在人鼻粘膜类器官和气道类器官的研究发现,BA.5 Spike蛋白可提高新冠病毒的入侵效率,并通过形成合胞体,增强病毒在细胞间的传播,从而增强复制能力。SARS-CoV-2变异株增强了在人类呼吸道上皮细胞中的复制能力,使病毒的在人群中的感染传播能力大大增强。
      研究首先在气道类器官(Airway Organoid)和鼻粘膜类器官(Nasal Organoid)中分析了野生型新冠病毒(WT)、B.1.1.529 和BA.5的感染和复制情况。结果显示,BA.5感染气道类器官后产生的病毒滴度比WT和B.1.1.529更高。在低病毒量感染后,WT和B.1.1.529几乎不能在气道类器官中复制,但BA.5 依然可有效感染和复制。鼻粘膜类器官中的研究结果也表明,BA.5的感染和复制能力显著强于B.1.1.529。在鼻粘膜和气道类器官中,BA.5达到和流行性流感病毒H1N1(H1N1pdm)相当的感染和复制能力。BA.5在人气道和鼻粘膜类器官中表现出很强,与季节性流感病毒株相当的感染复制能力,从而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。
      为更进一步分析新冠病毒在类器官中的感染,研究将病毒感染后的类器官进行了免疫染色和共聚焦成像。结果表明,BA.5感染的鼻粘膜和气道类器官中,病毒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比B.1.1.529和WT增多。流式细胞术分析也显示,BA.5在气道和鼻粘膜类器官中的感染率,显著高于B.1.1.529和WT。为研究导致BA.5感染性更高的机制,构建了携带BA.4/5、B.1.1.529和WT spike蛋白的假病毒。假病毒感染实验证实,BA.4/5在鼻粘膜类器官中的感染效率显著高于B.1.1.529和WT。
       研究发现,BA.5感染后的气道类器官和鼻粘膜类器官可形成典型的多核合胞体,而WT和B.1.1.529 的感染并不能产生合胞体。为验证BA.5 Spike蛋白是否能在类器官中有效诱导合胞体的形成,在鼻粘膜类器官中进行慢病毒转导过表达BA.4/5、B.1.1.529 和WT的Spike蛋白。结果显示,BA.5 Spike蛋白的过表达就可在鼻粘膜类器官中与BA.5感染相类似的多核合胞体形成。
      有趣的是,在肺泡类器官的感染实验中,BA.5的病毒滴度显著低于WT和BA.1,表明BA.5引起COVID-19的严重并发症的倾向较低。(信息来源:生物世界)

©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版权所有 严禁镜像

地址:北京东城区广渠家园2号楼十层1013室  邮编100022

电话:010-62115986\010-62126275\010-67044735\010-67044736       传真:010-62115976        EMAIL:cmba@cmba.org.cn

京公网安备:京ICP备12032440号   主办单位: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