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码关注公众号
当前位置:新闻中心
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国际市场开拓步伐加快
发布时间:2023-04-19 16:51:30

2020年至2022年,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高速发展,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。在国际贸易方面,从新冠疫情初期全球紧急囤购防护产品,到后来个别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大规模采购制氧机等,再到后期全球防疫产品订单量断崖式下跌,三年的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经历了大起大落。
      据统计,2022年,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额同比明显下滑,但与疫情前相比仍然保持了健康发展态势,传统医疗市场需求逐渐恢复,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。同时,本土企业出海诉求显著上升,国际市场开拓、产业和技术合作步伐加快,欧美市场维稳,东盟、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受关注度再度高涨。总体来看,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更具科学性、可持续性、精准性,预测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。
      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额首次出现双下降,进出口总额974.79亿美元,同比下降18.16%。其中,出口额为595.49亿美元,同比下降23.04%;进口额为379.30亿美元,同比下降9.1%。与疫情前相比,出口总额保持增长趋势,由2019年的360.71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595.49亿美元。
      2022年第一季度美国疫情严重,我国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出口反弹;随着疫情形势变化,自第二季度起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出口呈下降趋势,其他防疫物资出口基本停滞,医疗器械出口需求逐渐恢复到疫情前的传统医疗需求。此外,受俄乌局势和能源危机,以及抗击疫情额外财政支出和医疗产品采购剩余库存等因素影响,2022年医疗器械国际订单需求下降明显。
       保健康复产品一直是我国出口量较大、增速较快的产品类别,在海外客户支付能力下降情况下,非刚性需求产品出口受冲击较大。其中,我国最具出口竞争力的按摩保健器具2022年出口额为57亿美元,同比下降20.67%。出口市场中,以美国、德国、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消费意愿普遍降低,需求端可预见收缩,订单减少。但对以越南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出口增长显著。其中,出口越南金额同比增长28.54%,出口新加坡同比增长67.69%,出口马来西亚同比增长7.75%。
      分析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领域整体出口情况,主要市场美国、德国和日本出口额出现不同程度下降。俄罗斯首次挤进我国出口医疗器械前十大市场,实现出口额14.10亿美元,同比增长23.98%的佳绩。
      此外,我国医疗器械出口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145亿美元,同比下降5.63%,占出口总额的24.3%。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中,俄罗斯成为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第一大市场。
      2022年,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为379.30亿美元,同比下降9.1%,进口来源地仍以美国、德国、日本为主。我国从爱尔兰进口医疗器械有所下降,近几年受益于很多欧美企业将医疗器械生产转移到爱尔兰代工,爱尔兰也已成为我国医疗器械主要进口国家之 一,进口额连续三年排名第五。
      进口产品以高值耗材、检测试剂、大型医学装备等为主,受国内进口替代和集中带量采购等影响,影像诊断设备、人工关节、牙科医疗器械、心脏支架、高端敷料等产品进口下降幅度较大。虽然部分核心零部件、关键原材料及高端治疗设备等产品进口依赖度仍然较高,如手术机器人、放疗设备、人工肺等,但随着我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,国产产品与进口产品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,医疗器械进口替代加快。
      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医疗产品的注册和认证,始终是产品出口和上市销售的第一道门槛。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医疗器械注册法规日趋严格,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面临巨大挑战,本土企业越来越重视海外注册,并不断加大对海外市场准入的投入力度。
统计显示,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产品在海外注册数量有所增长,其中在美国、英国、欧盟、加拿大注册产品数量相较于2021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,但注册产品仍以中低端的医用耗材、手术器械、体外诊断产品为主,如口罩、护目镜、少量牙科材料、检测试剂等。
      2023年,世界经济继续承压,受能源、通胀高企、供应链不稳定等影响,增速将进一步放缓,经济复苏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,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压力继续加大。
      三年疫情使全球对疫情防控医疗器械产品需求居高不下,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在国际贸易、国际采购、紧急援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同时,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力度、出口规模均迈上新台阶,医疗器械包装材料、眼科诊断、呼吸治疗等细分领域涌现出一批专、精、特、新产品,都为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。
      2023年,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,进出口贸易回归理性,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快速恢复,我国医疗器械领域优势产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。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、供应链重塑、国际注册认证、品牌推广、售后服务、政府采购、对外援助和技术合作等,对所有国际化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过渡期、恢复期,更是一个机遇期。恢复旧客户,抓住新市场,不断增加企业韧性和业态新模式,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有望逐步恢复稳步增长态势,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也将迈上新台阶。(信息来源:中国食品药品网)

©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版权所有 严禁镜像

地址:北京东城区广渠家园2号楼十层1013室  邮编100022

电话:010-62115986\010-62126275\010-67044735\010-67044736       传真:010-62115976        EMAIL:cmba@cmba.org.cn

京公网安备:京ICP备12032440号   主办单位: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